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新手必看!5種超好養的室內植物 | 陽台變花園!小空間種植秘訣 | 這幾種花不用管也能活超久

最近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在家裡種花,不管是陽台的小盆栽還是客廳的觀葉植物,都能為生活增添不少綠意。我自己也是從一盆多肉植物開始入坑,現在家裡已經變成小型植物園了。種花真的會上癮,每次看到新芽冒出來或是開花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真的無法形容!

新手適合的入門植物推薦

植物種類 照顧難度 日照需求 澆水頻率 特別注意事項
多肉植物 ★★☆☆☆ 半日照 7-10天 怕潮濕,土壤要排水好
黃金葛 ★☆☆☆☆ 耐陰 土乾再澆 可水耕栽培
虎尾蘭 ★★☆☆☆ 任何環境 2-3週 耐旱性強
白鶴芋 ★★★☆☆ 明亮散射光 保持微濕 喜歡高濕度

記得剛開始種花的時候,常常會犯一些新手錯誤。比如說看到葉子有點垂就拼命澆水,結果反而把植物給淹死了。後來才學到,很多植物其實寧可讓它稍微乾一點,也不要過度澆水。現在我都會先用手指戳戳看土壤,確認下面2-3公分都乾了才會澆水。

除了澆水,施肥也是門學問。我發現台灣天氣熱,植物生長季比較長,所以大概每2-3個月就要補充一次肥料。不過千萬不能貪心,肥料給太多反而會傷到根部。我現在都用稀釋過的液肥,慢慢給植物補充養分,這樣比較安全。

最近迷上了會開花的植物,像是長壽花和非洲堇都很好種。雖然要等它們開花需要點耐心,但是看到第一朵花苞冒出來的時候,真的會開心一整天!不過要提醒大家,開花植物通常需要更多陽光,如果家裡光線不夠可能就要考慮用植物燈來補光。

家裡種花

新手如何在陽台種出漂亮盆栽?5個簡單技巧分享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想在家裡陽台種點植物但又怕養死怎麼辦?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算是新手也能輕鬆種出美美的盆栽。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幾年累積的實用經驗,讓你的陽台變成小花園!


首先一定要選對植物,不是所有盆栽都適合陽台環境。建議新手從好養的品種開始,像是綠蘿、多肉植物或香草類都很適合。我整理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植物種類 日照需求 澆水頻率 適合季節
綠蘿 半日照 3-4天/次 全年
多肉植物 全日照 7-10天/次 春秋最佳
迷迭香 全日照 土乾澆透 秋冬

再來就是盆器的選擇很重要,記得要選底部有排水孔的,不然積水會讓植物爛根。我個人偏愛陶盆,透氣性好又美觀,塑膠盆雖然便宜但容易悶住根部。大小也要適中,太小會限制生長,太大又容易澆水過量。

澆水真的是門學問,很多人盆栽養死都是因為太愛澆水。其實用手指插入土裡1-2公分,感覺乾燥了再澆就好。夏天可以早晚各檢查一次,冬天則要減少頻率。特別提醒,葉子發黃不一定是缺水,可能是澆太多喔!

施肥不用太複雜,我都是去花市買現成的緩釋肥,每個月撒一點在土表就很夠用。記得要按包裝說明用量,太多反而會燒傷根部。如果是種香草或蔬菜,可以選擇有機肥更安心。

最後是定期整理,看到枯葉要及時摘除,這樣新芽才有空間生長。每半年可以幫植物換個方向,讓它長得更勻稱。如果發現病蟲害,先用稀釋的肥皂水噴灑,真的不行再去買專用藥劑。這樣照顧下來,你的陽台盆栽一定會越來越漂亮!

家裡種花該選什麼時機?四季栽種指南一次看懂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想在家裡種點花花草草,但不知道什麼時候種最適合?」其實啊,台灣四季分明,每種植物都有它最愛的季節,選對時間種植成功率直接翻倍!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讓你一年四季都能當個綠手指。

先講春天(3-5月),這個季節根本是植物的狂歡節!氣溫回暖又不會太熱,像矮牽牛、三色堇這些怕熱的小可愛,現在種下去剛好趕上它們的生長期。我特別推薦新手可以試試滿天星,隨便種都能開成一片花海,超有成就感~


夏天(6-8月)雖然熱到爆,但有些植物反而愛死這種天氣。像是大家都熟悉的九重葛,越曬花開得越瘋,我陽台上那盆從六月開始就沒停過開花。不過要記得避開正午澆水,不然土壤會像蒸籠一樣把根悶壞。

季節 推薦花卉 注意事項
春季 矮牽牛、三色堇、滿天星 注意梅雨季排水
夏季 九重葛、雞蛋花、夏堇 避開正午澆水
秋季 菊花、金盞花、薰衣草 預防秋老虎高溫
冬季 聖誕紅、仙客來、報春花 寒流來要移室內

秋天(9-11月)溫度開始轉涼,這時候種菊花最對時!我每年都會在中秋節後種幾盆,剛好趕上重陽節開花。金盞花也是秋季好選擇,而且還能摘來泡茶喝。不過要小心「秋老虎」,突然的高溫會讓剛種的小苗吃不消。

冬天(12-2月)雖然是植物休眠期,但像聖誕紅這種應景花卉就是要現在種。我習慣在11月底買小苗回來養,聖誕節前後就會轉紅。北部朋友要特別注意寒流,記得把怕冷的盆栽搬進屋內,不然早上起來可能會看到凍傷的葉子喔!

家裡種花

為什麼我家植物老是養不活?常見錯誤大解析

每次看到陽台上的植物又枯黃了,心裡總是很納悶:「明明有按時澆水啊!」其實養植物跟照顧寵物一樣,不是光靠愛心就夠的,很多小細節都會影響它們的生長。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常犯的植物養護錯誤,看看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澆水不是越多越好

很多人以為植物枯黃就是缺水,結果拼命澆水反而把根泡爛了。台灣氣候潮濕,其實很多植物根本不需要天天澆水。像多肉植物這種耐旱的品種,夏天一週澆一次就夠了,冬天甚至可以兩週一次。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把手指插進土裡2-3公分,如果摸起來濕濕的就先別澆。

光照需求大不同

把喜陰的植物放在西曬陽台,或是讓需要全日照的植物待在陰暗角落,都是常見的錯誤。台灣夏天陽光強烈,很多觀葉植物其實受不了直射光,葉子會曬傷出現焦斑。建議買植物時一定要問清楚光照需求,也可以觀察植物生長狀況來調整位置。

植物類型 光照需求 適合擺放位置
多肉植物 全日照 南向陽台
龜背竹 半日照 東向窗台
黃金葛 耐陰 室內明亮處
薄荷 全日照 室外通風處

換盆時機很重要

很多人買回植物就一直用原來的塑膠盆養,結果根系長滿了都還不知道。通常建議1-2年要換一次盆,特別是當你發現澆水後水分很快就流失,或是根部從盆底鑽出來時,就該換大一點的盆子了。換盆最好選在春天,這時候植物生命力最旺盛,比較容易適應新環境。

肥料不是萬靈丹

台灣人很愛用肥料,以為多施肥植物就會長得好。其實過量施肥會造成「肥傷」,讓根部無法吸收水分而枯死。一般觀葉植物生長季(春夏季)每月施一次稀釋的液肥就夠了,冬天甚至可以完全不施肥。記得施肥前要先澆水,避免肥料直接接觸根部造成灼傷。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