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我關於屏風設計的建議,說想要幫家裡或辦公室做點小改造。其實屏風不只是用來隔間那麼簡單,好的設計能讓空間整個活起來,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又好看的點子。
首先講材質選擇,這真的超重要!不同材質會影響整體感覺,我整理了一個簡單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材質類型 | 適合風格 | 優點 | 缺點 |
---|---|---|---|
木質 | 北歐風、日式 | 自然溫潤、隔音好 | 較重、價格高 |
金屬 | 工業風、現代 | 耐用、造型多變 | 容易顯得冰冷 |
布藝 | 鄉村風、簡約 | 輕便、色彩豐富 | 清潔較麻煩 |
玻璃 | 現代、極簡 | 通透感、採光佳 | 隱私性較低 |
我自己最推的是組合式屏風,因為可以隨心情調整造型。像上次幫朋友設計的辦公室,就用六片木框搭配霧面玻璃的屏風,平時當隔間用,開會時拆開來排成圓形,馬上變成超有fu的討論區。而且這種設計連IKEA都有賣現成的,自己DIY也不難。
燈光搭配也是很多人忽略的重點。建議可以在屏風上方裝軌道燈,或是選內建LED燈條的款式。我最近看到一個超酷的設計,是用雷射切割的鐵件屏風,燈光從後面打出來會在地板上投射出花紋,晚上開燈效果簡直美翻。如果是小空間,建議選淺色系+透光材質,像是米白色亞麻布或磨砂玻璃,這樣才不會讓房間看起來更擠。
講到收納功能,現在很多屏風都做得很聰明。像是有掛鉤可以吊包包、外套,或是內建層架放書和小盆栽。我表妹家的玄關屏風就特別訂製成鞋櫃+屏風二合一,下面收鞋子上面是鏤空雕花,客人來都說超有設計感。如果是租屋族,可以考慮買那種折疊式布屏風,搬家時收起來超方便,平時不用也能折成小小一塊塞在角落。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屏風設計怎麼挑?5個小技巧讓空間質感大升級」,其實挑屏風真的沒那麼難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讓家裡瞬間變高級。今天就用台灣人最熟悉的日常口吻,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撇步,保證看完馬上知道怎麼選~
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間比例,很多人買屏風都會犯「太大或太小」的錯誤。建議先量好要放的區域尺寸,一般來說屏風高度最好是空間高度的2/3左右最剛好。像台灣常見的3米天花板,選2米高的屏風就很有氣勢又不會壓迫。如果是小坪數,可以選透光材質讓視覺更開闊。
材質選擇超重要!不同材質會營造完全不同的氛圍:
材質類型 | 適合風格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實木 | 日式、北歐 | 自然溫潤 | 怕潮濕要定期保養 |
金屬 | 工業風、現代 | 耐用好清潔 | 冬天觸感較冰冷 |
布藝 | 鄉村、簡約 | 柔和溫馨 | 容易積灰塵 |
玻璃 | 輕奢、極簡 | 通透採光佳 | 要常擦指紋 |
再來是功能性考量,現在屏風早就不是只能擋風而已啦!台灣潮濕可以選有除濕功能的款式,或是加裝輪子變成移動式隔間。我家就買了能當衣帽架的多功能屏風,超級實用~記得根據你家需求來挑選,才不會買到華而不實的裝飾品。
顏色搭配也有小技巧,最保險就是選跟牆面同色系,整體感會很協調。想大膽一點的話,可以挑一個跳色當空間焦點,像最近很流行的莫蘭迪綠或奶茶色都很百搭。不過要避免太多花紋,台灣住宅通常不大,太複雜的圖案會讓空間看起來更擁擠。
最後是預算規劃,屏風價差超大從幾千到十幾萬都有。建議先設定好預算範圍,台灣氣候潮濕,與其買便宜但容易發霉的,不如投資好一點的材質。可以多跑幾家實體店摸摸看質感,網購雖然方便但容易有落差喔!
為什麼現代居家都需要一面好屏風?功能大解密!屏風這個看似傳統的傢俱,其實在現代居家空間中扮演著超重要的角色。台灣的住宅坪數普遍不大,但我們又希望家裡能有區隔感、隱私性,這時候屏風就是最佳救星啦!它不像牆壁那樣死板,可以隨時移動調整,還能為空間增添設計感,根本是小宅變魔術的神器。
先來看看屏風的實用功能有哪些:
功能類型 | 具體用途 |
---|---|
空間區隔 | 分隔客廳與餐廳、遮擋入門見灶的風水問題 |
隱私保護 | 在開放式空間中創造私人區域,例如更衣區或工作區 |
收納展示 | 部分屏風設計結合層架,可擺放書籍、收藏品 |
風水調整 | 化解穿堂煞、阻擋樑壓床等常見風水問題 |
裝飾美化 | 透過材質、圖案變化成為空間視覺焦點 |
現代屏風的材質選擇超多元,從傳統的木雕、絹布到現代的鐵件、玻璃、壓克力都有。像台灣潮濕的氣候,就很適合選擇防潮性強的材質,例如經過特殊處理的竹製屏風或是金屬框架搭配防水布料。最近很紅的長虹玻璃屏風也很適合台灣家庭,既能保持光線通透又有朦朧美感,完全不會讓小空間感覺壓迫。
屏風的擺放位置其實很有學問。以台灣常見的公寓格局來說,很多人會放在大門入口處做個緩衝,避免開門見廳的風水忌諱;或是放在沙發後面當靠山,讓客廳更有安全感。如果是租屋族,屏風更是改造空間的好幫手,不用釘牆就能區隔出不同功能區,搬家時還能輕鬆帶走。現在很多設計師還會把屏風結合鏡面或收納功能,一物多用超級划算!
最近幫家裡重新裝潢,發現好多設計師都愛用屏風來做空間區隔,真的超實用!今天就來聊聊「設計師最愛用的屏風材質有哪些?台灣人氣款推薦」,順便分享幾個台灣室內設計師常用的材質選擇,給正在裝潢或想改造空間的你參考看看~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木質屏風啦!台灣潮濕的氣候特別適合用防潮處理過的實木或集成材,像是柚木、胡桃木這些質感溫潤的木材都很受歡迎。木頭屏風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客製化雕刻花紋,從簡約的直條設計到復古的中式窗花都能做,而且冬天看起來特別溫暖。不過要記得定期上保養油,不然用久了容易有裂痕或變色喔!
再來是金屬屏風,這幾年工業風、現代風裝潢超愛用。鐵件、不鏽鋼、黃銅這些材質不僅耐用,還能做出鏤空、幾何線條等特殊造型。像台北很多咖啡廳都會用鐵件屏風搭配植栽,整個空間質感直接升級!不過金屬屏風價格通常比較高,而且如果家裡有小朋友的話,邊角要特別注意安全性。
最後要推一下布藝/藤編屏風,這類材質特別適合租屋族或喜歡輕柔氛圍的人。藤編屏風帶點南洋度假風,透光不透影的特性很適合用在陽台或客廳;布藝屏風則能隨季節更換花色,收納起來也方便。最近很多台灣文青小店都用亞麻布搭配木框,文藝感直接拉滿!
材質類型 | 優點 | 適用風格 | 平均價格(台幣) |
---|---|---|---|
木質 | 質感溫潤、可客製化 | 北歐、日式、中式 | 3,000-15,000 |
金屬 | 耐用、造型多變 | 工業、現代、輕奢 | 5,000-30,000 |
布藝/藤編 | 輕便、透光性好 | 鄉村、文青、度假風 | 1,500-8,000 |
最近逛傢俱展還發現很多設計師開始混搭材質,像是不鏽鋼框搭配玻璃、木頭結合亞克力之類的創新設計。台灣的屏風廠商也越來越厲害,有些甚至能做出可旋轉或摺疊的機能型屏風,完全是小宅救星啊!建議大家挑選時除了考慮風格搭配,也要注意實際的空間大小和使用需求,畢竟屏風一放下去就是整個空間的視覺焦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