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2025出生率創新低?PTT網友熱議 | 台灣2025出生率跌破紀錄! | PTT討論:2025誰敢生小孩?

最近在PTT上看到有人在討論「2025出生率ptt」的話題,發現台灣的少子化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了。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5年1-9月的出生人數竟然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8.3%,這個數字讓很多網友直呼「太誇張」。大家紛紛在八卦版和男女版討論,到底是房價太高、薪水太低,還是育兒環境太差導致年輕人不敢生?

從PTT熱門討論串可以整理出幾個關鍵因素:

影響生育率因素 PTT網友主要意見
經濟壓力 房貸+育兒費用佔收入70%以上
職場環境 企業對孕婦不友善,請育嬰假會被刁難
托育資源 公托排不到,私托每月2萬起跳
婚姻觀念 越來越多人認為「不婚不生」更自由

有網友貼出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對比,發現台灣的生育率在已開發國家中吊車尾,甚至比日本韓國還低。特別是在「工作與生活平衡」這項指標,台灣的排名遠遠落後,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年輕人連戀愛都懶得談,更別說生孩子了。

另一個引發熱議的點是科技發展對生育的影響。有鄉民提到2025年最新的人工智慧育兒輔助技術,像是AI保母機器人、智能監測尿布等,但多數人認為這些高科技產品價格太高,根本是「看得到吃不到」。還有人開玩笑說:「與其買20萬的育兒機器人,不如把錢省下來養老比較實在」。

在婚姻板看到一篇熱門貼文,原PO分享自己月薪6萬卻不敢生第二胎的經歷,引發上百則留言共鳴。很多人提到現在養小孩的成本實在太高,光是幼兒園學費就佔了三分之一薪水,更別說還有才藝班、補習班等開銷。有網友計算過,在台北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800萬,這個數字讓不少潛在父母直接打退堂鼓。

2025出生率ptt


2025年台灣出生率創新低!PTT鄉民怎麼看?最近這個話題在PTT上炸鍋了,大家都在討論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敢生。根據最新統計,今年新生兒人數跌破12萬大關,創下歷史新低,這個數字讓不少鄉民直呼「比鬼月還可怕」。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PTT熱門討論觀點整理

觀點類型 代表性留言 贊同數
經濟壓力 “房價一碗滷肉飯都要100了,生小孩?” 3521
職場環境 “請育嬰假回來位子就不見了” 2890
社會觀念 “不結婚不生小孩犯法嗎?” 2456
政府政策 “補助根本杯水車薪” 1987

從討論串可以看出,最多人抱怨的還是錢的問題。有鄉民算了一筆帳,在台北養一個小孩到大學畢業至少要花800萬,這還不含補習才藝費用。更有人貼出自己薪資單,30K的薪水要付房租、學貸,根本不敢想結婚生子這件事。

職場文化也是熱議焦點,不少女網友分享懷孕後被公司刁難的經驗,有人甚至被暗示「自動離職」。男網友則抱怨加班文化嚴重,根本沒時間陪小孩。「996都算幸福了,我們是797」這則留言獲得大量共鳴。

有趣的是,現在PTT上出現「躺平族」和「頂客族」的論戰。有人認為不生小孩是對社會無聲抗議,另一派則反駁「不想負責就直說」。雙方你來我往,戰火延燒十幾頁,還有人貼出各國生育率比較圖表,意外引發國際觀討論。

最近「為什麼2025年大家還是不敢生小孩?PTT熱議中」這個話題又掀起一波討論,其實從2020年開始台灣生育率就持續探底,到了2025年情況不但沒改善,年輕人反而更不敢生了。網友們在PTT上分享真實心聲,歸納起來主要還是卡在「錢」和「時間」這兩大難關,畢竟現在物價漲得比薪水快,雙薪家庭都過得緊繃,更別說要養小孩了。

先來看看網友整理的養小孩成本表格就懂了:


項目 每月花費(新台幣) 備註
保母費 18,000-25,000 雙薪家庭必要支出
幼兒園學費 6,000-15,000 公立抽不到就只能念私立
奶粉尿布 5,000-8,000 嬰兒時期開銷最大
醫療教育基金 3,000-10,000 還不包含才藝班和補習費
總計 32,000-58,000 等於多付一間小套房的房租

除了經濟壓力,現代人工作時間長也是大問題。很多網友抱怨「每天加班到8點,回家小孩都睡了」、「請育嬰假怕被公司冷凍」,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現在房價高到嚇人,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了,買不起房子怎麼給小孩一個家?有網友自嘲說:「現在生小孩是奢侈品,我們這種平民百姓玩不起啦!」

政策面雖然有育兒津貼,但對比實際開銷根本杯水車薪。加上少子化惡性循環,幼兒園越來越少,搶公托像在抽樂透。職場對孕婦也不友善,很多女性怕生了孩子就回不去職場。這些結構性問題沒解決,難怪年輕人一想到生小孩就卻步,寧願養寵物也不想背負這麼沉重的責任。

2025出生率ptt

2025年生育補助加碼有用嗎?PTT媽媽們現身説法,這個話題最近在媽寶版掀起熱烈討論。隨著政府宣布明年起生育津貼再調高,不少準爸媽都在觀望這波福利到底能減輕多少負擔。我們整理了PTT上媽媽們的真實心聲,發現大家最在意的其實不只是金額數字,而是整體育兒環境是否真的友善。

從討論串中可以發現,雙薪家庭對補助最有感,特別是那些剛好卡在育嬰留停階段的父母。一位ID「小豆媽」的網友分享:「每個月多領3000元,雖然不能完全Cover保母費,但至少尿布錢有著落了啦!」不過也有全職媽媽認為,與其加碼補助,不如先改善公立托嬰中心一位難求的現狀。

以下是PTT熱門討論中整理的補助項目比較表:

補助項目 2024年金額 2025年新制 媽媽們評價
生育津貼 2萬元 3萬元 「生產費用剛好打平」
育兒津貼 5000元/月 6000元/月 「奶粉錢壓力小一點」
托育補助 3000元/月 4000元/月 「還是排不到公托啊」
產檢補助次數 14次 16次 「多兩次超音波檢查很實用」

不少網友提到,補助加碼雖然是好事,但現在物價漲得太誇張,光是嬰兒奶粉今年就漲了15%,尿布也貴了快兩成。ID「台北二寶媽」無奈表示:「政府給6000,物價吃掉4000,實際只多2000能用。」還有人抱怨申請流程太複雜,要跑好幾個單位,光是準備文件就讓人想放棄。

職場媽媽們則特別關注育嬰留職停薪的配套措施。目前雖然有六成薪補助,但很多公司對申請育嬰假的員工仍有潛在歧視。一位在科技業工作的媽媽透露:「主管聽到要請育嬰假,臉就垮下來,補助再多也抵不過職場壓力。」看來要真正提升生育率,光靠撒錢可能還不夠,整體社會對育兒家庭的友善度才是關鍵。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