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關於系統床頭櫃的選購問題,畢竟現在小宅當道,能收納又能配合整體裝潢的系統家具真的超重要。我自己前陣子剛換了新床頭櫃,發現挑選時除了看外型,其實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心得給大家參考。
先說說材質選擇,系統床頭櫃最常見的就是塑合板跟實木貼皮兩種。塑合板價格親民又耐用,但要注意邊緣收邊的做工;實木貼皮質感好但價格高,適合預算夠的朋友。我整理了一個簡單比較表:
材質類型 | 價格範圍 | 耐用度 | 適合風格 |
---|---|---|---|
塑合板 | $3,000-$8,000 | ★★★★☆ | 現代簡約 |
實木貼皮 | $8,000-$15,000 | ★★★☆☆ | 北歐風、日式 |
全實木 | $15,000起 | ★★★★★ | 古典、鄉村 |
再來是功能性,現在的系統床頭櫃設計越來越聰明。像我自己買的那組就有內建USB充電孔,晚上躺床上滑手機不用再拉延長線。還有朋友推薦可以加裝感應式燈條,半夜起床不用開大燈超方便。不過要提醒一下,這些附加功能通常會讓價格往上跳,建議先想清楚自己最需要的功能是什麼。
尺寸也是很多人會忽略的重點。我當初量床邊空間時,就發現有些床頭櫃深度太深會卡到走道。標準雙人床旁邊建議留至少60公分走道,所以床頭櫃最好選40公分以內的深度。高度則要配合床墊,一般來說比床墊高5-10公分最剛好,拿東西不用彎腰太辛苦。
系統牀頭櫃怎麼挑?5個選購重點一次看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在挑選時不再頭痛。首先要注意的是尺寸問題,很多人都會忽略牀頭櫃跟牀架的高度搭配,建議選擇比牀墊低5-10公分的款式,這樣拿東西才順手,也不會顯得頭重腳輕。另外也要量好臥室空間,特別是走道寬度,避免買了之後發現開抽屜會卡到牆壁或衣櫃。
第二個重點是收納需求,現在系統牀頭櫃設計越來越多元,從簡單的單層抽屜到多功能分隔都有。建議先想好要放哪些東西,比如眼鏡、手機、睡前讀物等,再來決定要幾個抽屜或開放層架。如果是小坪數臥室,可以考慮有隱藏式收納的款式,把雜物通通藏起來視覺更清爽。
材質選擇也很關鍵,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材質類型 | 優點 | 缺點 | 適合族群 |
---|---|---|---|
實木 | 耐用有質感 | 價格較高 | 追求自然風格者 |
系統板材 | 花色多變 | 怕潮濕 | 預算有限者 |
鐵件 | 現代感強 | 冬天觸感涼 | 工業風愛好者 |
藤編 | 通風輕巧 | 清潔較麻煩 | 鄉村風佈置者 |
再來要注意的是邊角設計,特別是家中有小孩或長輩的話,建議選擇圓角或導圓邊的款式,避免半夜起床不小心撞到受傷。現在很多系統家具都有做防撞處理,選購時可以特別留意這個細節。
最後是風格搭配,牀頭櫃最好跟牀架或整體臥室色系協調,如果是北歐風可以選淺木色或白色,工業風則適合深色鐵件搭配。如果怕選錯,最保險就是挑跟牀架同系列的款式,這樣整體感會更好。另外也要注意把手設計,現在流行無把手或隱藏式設計,看起來更簡約現代。
最近在裝潢房間時,發現身邊朋友都在推坑系統牀頭櫃,讓我超好奇為什麼大家都推薦系統牀頭櫃?真實使用心得分享。實際用過後才懂,這種量身訂做的傢俬真的比現成品實用太多啦!特別是台灣住宅空間普遍不大,系統櫃能完美配合房間尺寸,連畸零角落都能利用,下面就用我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重點。
先講最實際的收納功能,系統牀頭櫃可以依照個人需求設計層板跟抽屜。像我習慣睡前滑手機,就特別加裝了USB充電孔層板;老婆化妝品多,設計師就幫我們規劃了隱藏式鏡面抽屜。比起傳統牀頭櫃只能放鬧鐘和眼鏡,實用度根本是不同level啊!
傳統牀頭櫃 | 系統牀頭櫃 |
---|---|
固定尺寸難配合空間 | 完全客製化尺寸 |
收納方式單一 | 可混搭抽屜/層板/掛勾 |
外觀選擇有限 | 材質顏色自由搭配 |
無法整合電路 | 可預留插座線路 |
再來就是價格問題,很多人以為系統傢俬一定很貴,其實現在台灣廠商競爭激烈,基本款價格跟IKEA中高階牀頭櫃差不多。重點是系統櫃用E1等級低甲醛板材,耐用度又比組合傢俬好很多。我家這組用了三年還是很穩固,抽屜滑軌一樣順暢,完全沒有市售傢俬用久會鬆脫的問題。
最後要說的是清潔保養真的方便,系統櫃表面通常都做耐磨處理,平常只要用微濕抹布擦就好。像我這種懶人最怕買到有複雜雕花的牀頭櫃,系統櫃簡約設計完全不用擔心卡灰塵。而且台灣潮濕,系統板材防潮性比實木傢俬好,在北部住也不會發霉,這點對主婦來說超級加分!
系統牀頭櫃安裝教學,自己DIY超簡單
最近搬新家發現IKEA的系統牀頭櫃超划算,但請人來裝又要多花一筆工錢。其實自己動手裝真的沒想像中困難,只要跟著步驟做,大概30分鐘就能搞定!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保證連手殘黨都能輕鬆完成。
首先把包裝拆開後,記得先清點所有零件。我上次就差點漏掉一個小螺絲,還好有先檢查。建議把零件分類放好,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清單表格:
零件名稱 | 數量 | 備註 |
---|---|---|
側板 | 2 | 左右各一片 |
背板 | 1 | 較薄的那片 |
層板 | 1 | 中間隔層 |
門板 | 1 | 已預鑽孔 |
螺絲包 | 1 | 內含各種尺寸螺絲 |
五金配件 | 1包 | 鉸鏈、滑軌等 |
工具部分其實很基本,只要準備一支十字螺絲起子和橡膠槌就夠了。記得找個空曠的地方鋪上紙箱或軟墊,避免刮傷地板。組裝時先從框架開始,把兩片側板平放,對準預留的孔位鎖上背板,這個步驟要特別注意對齊,不然後面會很難裝。
裝好主體後就可以上層板,這時候橡膠槌就派上用場了。有時候卡榫會有點緊,輕輕敲幾下就進去,千萬別太用力啊!最後裝門板是最需要耐心的部分,建議先把鉸鏈鬆開,對準位置後再鎖緊,這樣比較容易調整門縫的間距。裝完記得開關幾次測試順不順,如果有卡卡的感覺,稍微調整一下鉸鏈螺絲的鬆緊度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