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狂風嶺探秘:北得拉曼神木步道 | 狂風嶺O型縱走全攻略 | 內鳥嘴山狂風嶺路線實測

說到新竹尖石一帶的登山路線,狂風嶺絕對是讓山友們又愛又恨的經典路段。這條連接內鳥嘴山與那結山的稜線,因為地勢開闊、風勢強勁而得名,走在稜線上常常會被吹得東倒西歪,但同時也能享受到360度的絕佳視野,遠眺大霸尖山到雪山聖稜線的壯闊景色。

狂風嶺路線特色 注意事項
風勢強勁需注意保暖 建議穿著防風外套
部分路段需拉繩攀爬 手套必備
稜線視野極佳 晴天需防曬
O型縱走路線 建議早上出發

第一次走狂風嶺的朋友要有心理準備,這段路可不是開玩笑的輕鬆。從水田林道支線起登,一開始就是連續的陡上坡,穿過茂密的柳杉林後,突然就會迎來狂風嶺的洗禮。這裡的風真的不是普通的大,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有時候連站穩都有困難。記得去年跟山友Eddie一起走的時候,他還開玩笑說這風大到可以把人直接吹到北得拉曼去。

過了狂風嶺後,路線會接往內鳥嘴山。這段路就溫和許多,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巨大的檜木和扁柏,特別是北得拉曼神木區那幾棵要四五個人才能環抱的巨木,總是讓登山客忍不住停下腳步拍照。從內鳥嘴山往那結山的路上,還會經過幾個需要拉繩的陡坡,雖然有點挑戰性,但抓穩繩子慢慢來其實都還算安全。

走狂風嶺路線最棒的就是可以一次收集內鳥嘴山和那結山兩座中級山。內鳥嘴山頂有顆三等三角點,視野開闊;而那結山雖然海拔較低,但山頂的展望反而更好,天氣好的時候連遠方的拉拉山都看得清清楚楚。記得帶夠水和行動糧,這條O型縱走全程大概要6-8小時,中間可沒有什麼補給點喔!

狂風嶺


狂風嶺登山口在哪?新手最容易錯過的入口指南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狂風嶺登山口到底要怎麼找?」說真的,第一次去真的會迷路欸!那個入口超級不明顯,藏在產業道路旁邊,GPS定位又常常飄掉。今天就來分享我爬了十幾次才搞懂的詳細位置,還有新手最容易忽略的幾個關鍵點。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狂風嶺登山口其實在產業道路的轉彎處,旁邊有個廢棄的鐵皮屋。最容易被錯過的原因是入口沒有明顯標示,而且Google地圖會把你導到錯誤的位置。建議可以先導航到「大湖街三段」,看到路邊有紅色消防栓後,往前約200公尺的右側小徑就是正港入口啦!

常見迷路點 正確位置 辨識技巧
Google導航終點 實際還要走300公尺 找紅色消防栓當標的物
產業道路岔路 第二個右轉彎 地上有藍色箭頭噴漆
假入口 真入口前50公尺 真入口旁有廢棄鐵皮屋

記得要穿防滑的登山鞋,因為前段是碎石坡,下雨天會很滑。我上次帶新手朋友去,他們還以為入口處那個小土坡就是全部,結果走沒五分鐘就說「到了嗎?」拜託~那連熱身都算不上好嗎!真正的登山口要再往上走一段,會看到綁滿登山條的樹,那裡才是正式起登點。

另外提醒大家,登山口附近完全沒廁所也沒商店,最近的全家要開車10分鐘。建議先在市區上完廁所、買好補給再過來。停車的話可以停在產業道路白線內,但假日很容易沒位子,最好早上8點前到比較保險。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狂風嶺步道難度如何?在地人告訴你真實狀況」,作為一個爬過不下十次的在地人,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最真實的體驗。這條步道其實蠻有趣的,雖然名字聽起來很嚇人,但其實難度算是中等偏易,適合平常有在運動的朋友,不過還是有些細節要注意,不然還是會走到懷疑人生啦!

先來說說步道的基本資訊:


項目 詳細內容
全長 約3.2公里(來回)
海拔高度 從450公尺爬升到780公尺
所需時間 一般人約2-3小時(含休息拍照)
路面狀況 前半段是石階+木棧道,後半段是原始土徑
最佳季節 10月到隔年4月(避開夏季午後雷陣雨)

實際走起來的感覺是這樣:前1公里真的輕鬆到不行,都是整理得很好的階梯,連阿公阿嬤都能輕鬆走。但過了中段涼亭後,坡度會突然變陡,特別是快到山頂那段「魔鬼坡」,有些地方要手腳並用才能上去。建議一定要穿防滑的登山鞋,雨後千萬別去,那些泥巴路滑到會讓你懷疑人生。

沿途的風景絕對值得你流這些汗!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整個北海岸,連基隆嶼都看得清清楚楚。特別是秋天來的時候,整片芒草隨風搖曳的樣子,真的美到讓人忘記爬山的辛苦。記得帶夠水,山上完全沒補給站,我每次看到有人走到一半沒水喝就覺得很母湯。

狂風嶺

為什麼狂風嶺被山友稱為『新竹秘境』?在地故事大公開,這個問題讓許多登山愛好者充滿好奇。其實狂風嶺位於新竹五峰鄉深處,因為地形特殊,常年強風吹拂而得名,但真正讓它成為秘境的,是那些只有在地人才知道的隱藏路線和絕美風景。這裡不像其他熱門登山步道人擠人,反而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樣貌,走在山徑上隨時可能遇到野生動物,像是山羌或台灣獼猴,這種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體驗,才是山友們最嚮往的。

說到狂風嶺的歷史,老一輩的泰雅族人都知道這裡曾經是重要的獵場。部落耆老說,過去獵人會利用強風的特性來判斷獵物蹤跡,風向改變時就是最好的狩獵時機。現在雖然不再打獵,但這些智慧卻被保留了下來,變成山友們判斷天氣變化的秘訣。如果你運氣好遇到當地導遊,他們還會指給你看那些藏在樹林裡的「風向石」,這些被風長期吹拂形成的特殊石頭,可是狂風嶺最特別的地標呢!

狂風嶺特色 詳細說明
最佳造訪季節 10-12月(風勢較小,雲海最美)
必看景點 風剪樹、觀雲平台、獵人古道
難度等級 中級(部分路段需拉繩)
交通方式 建議自駕,最後3公里為產業道路

狂風嶺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它的雲海,特別是秋冬交替時節,站在觀景台上往下看,整片雲霧就像海浪一樣在腳下翻騰。不過要看到這樣的景色可得早起,通常清晨5點前就要抵達登山口。在地人都笑說這是「早起的人的專屬福利」,因為等到太陽完全升起,雲霧就會慢慢散去了。另外這裡的風剪樹也是拍照熱點,這些長期受強風吹襲的樹木,枝幹都朝著同個方向生長,形成獨特的自然藝術品,每次來都能發現不同的美感。

說到狂風嶺的登山路線,其實有分為「輕鬆版」和「挑戰版」兩種走法。輕鬆版從第二停車場出發,約2小時就能登頂,適合親子同遊;挑戰版則要從部落傳統領域進入,沿途會經過獵人小屋遺址和幾個小瀑布,全程需要4-5小時。不少山友都說,走挑戰版路線才能真正感受到狂風嶺的野性魅力,特別是穿過那片原始杉木林的時候,陽光從樹縫間灑落的畫面,簡直像走進宮崎駿的動畫世界。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