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買房必看!樓層價差原來這樣算 | 高樓層真的比較貴?專家解密 | 樓層價格差多少?一張表告訴你

買房時總會聽到「樓層價格」這個關鍵字,到底不同樓層的價差是怎麼算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實際到不行的話題。相信很多看房的朋友都遇過,明明是同個建案,只是樓層不同,每坪單價可能就差了好幾萬,這其中的奧秘到底在哪裡?

先來看個實際案例,這是我最近在雙北地區整理的樓層價差表:

樓層區間 每坪平均價差 備註
1-5樓 基準價 近馬路較吵雜
6-10樓 +3~5萬 景觀開始有優勢
11-15樓 +5~8萬 視野開闊空氣好
16-20樓 +8~12萬 豪宅等級景觀
21樓以上 +12~15萬 頂樓有露台加分

從表格可以看出,中高樓層的價格真的是跳躍式成長。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不是樓層越高就一定越好喔!像有些長輩就不愛住太高,覺得電梯等太久,萬一停電更麻煩。而且現在很多新建案都把公設放在頂樓,反而中高樓層的隱私性更好。

最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以前大家都搶著要高樓層,但現在有些買方反而偏好中低樓層。除了價格考量外,像是地震時搖晃感較小、逃生比較快這些實際因素都讓7-12樓變成熱門選擇。我朋友上個月買房就專挑9樓,他說這個高度剛好不會太壓迫,價格又比15樓以上親民很多。

說到驗證樓層價差,現在真的很方便,內政部的實價登錄網站都能查到詳細資料。前陣子幫親戚看信義區某建案,就發現同棟大樓每往上一層樓,每坪大概貴1.5萬左右,但到20樓後價差就縮小到每層8千,這種細節真的要實際查資料才會知道。建議大家看房前可以先做功課,才不會被銷售話術牽著走。

樓層價格


買房該選哪個樓層?專家教你用價格判斷最佳CP值,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首購族。其實挑樓層就像買水果,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要找到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根據房仲業者最新統計,不同樓層的價差可能高達15%,選對樓層等於直接幫自己省下一台機車的錢!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先來看個實際案例:台北市某新建案,同樣坪數的單位,2樓單價62萬,10樓就要68萬,頂樓甚至開到72萬。但住過高樓層的人都知道,雖然視野好,但等電梯時間長、遇到電梯維修時簡直是惡夢,而且夏天西曬問題嚴重,冷氣費直接多兩成。

樓層區間 平均單價(萬/坪) 優點 缺點
1-3樓 60-65 進出方便、價格實惠 潮濕、噪音較大
4-8樓 65-68 採光適中、CP值高 景觀普通
9-15樓 68-72 視野開闊、隱私佳 電梯等待時間長
16樓以上 72-75 景觀絕佳、空氣好 西曬嚴重、逃生不易

中南部的情況又不太一樣,因為地震頻繁,很多長輩特別忌諱4樓,導致這些樓層反而會便宜5-8%。但對年輕人來說,省下來的錢夠買全套IKEA家具,其實很划算。另外要注意的是,現在新建案普遍把機械車位放在B2,選低樓層要特別留意是否會有設備運轉的低頻噪音。

預算有限的小資族可以鎖定「被嫌棄的黃金樓層」,像是4樓、13樓這些有忌諱的樓層,或是剛好卡在消防灑水頭轉換層的7-8樓。這些樓層通常每坪能便宜3-5萬,但實際居住品質根本沒差,把省下的錢拿來裝潢更實在。最近就有網友分享,他買了大家最怕的4樓,用價差把浴室改成五星級飯店規格,每天回家都超享受!

為什麼頂樓價格特別貴?原來這些隱形成本你沒算到!很多人都覺得頂樓視野好、採光佳,但你知道開發商把這些「看不見的成本」都偷偷加在房價裡了嗎?今天就來幫大家拆解那些藏在頂樓價格背後的秘密。

首先,頂樓的建築成本其實比其他樓層高很多。因為要考慮防水、隔熱這些問題,建材和施工都要特別加強。光是防水工程就可能比一般樓層多花20-30%的預算,這些錢最後當然是轉嫁到買家身上啦。而且頂樓通常會有露台或空中花園的設計,這些「贈送」的空間其實早就算在總價裡了。


隱形成本項目 一般樓層成本 頂樓增加幅度
防水工程 基本款 +25%
隔熱材料 普通厚度 +40%
結構強化 標準規格 +15%
公共設施分攤 均攤 +30%

再來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頂樓的公共設施分攤費用其實更高。像電梯機房、水箱這些設備大多放在頂樓,雖然是整棟住戶共用,但頂樓住戶要承擔的維護費用和噪音影響卻是最直接的。而且頂樓的裝潢費用也會比較貴,因為搬運材料要透過吊車或人工搬運,這些都是看不見的開銷。

最後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頂樓的轉手難度其實比想像中高。雖然看屋時覺得view很棒,但住久了可能會發現夏天特別熱、颱風天特別吵,這些生活上的小困擾都會影響未來的出售價格。所以買頂樓前真的要好好評估,這些隱形成本加一加,可能比你原本預期的還要多出不少呢!

樓層價格

低樓層真的比較便宜嗎?實價登錄數據告訴你真相

最近在找房子的朋友一定很常聽到「低樓層比較便宜」這種說法,但實際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直接調出最近一年的實價登錄數據來看看,結果可能會讓你很意外。先講結論:低樓層不一定比較便宜,關鍵要看建案類型跟地段,有些社區的低樓層反而因為有庭院或店面效應,單價還比高樓層貴上一截呢!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的資料,我們整理出雙北市三種常見建案類型的價差狀況:

建案類型 低樓層(1-3F)平均單價 中樓層(4-10F)平均單價 高樓層(11F以上)平均單價
傳統公寓 48.2萬/坪 49.8萬/坪
電梯華廈 52.6萬/坪 55.3萬/坪 58.1萬/坪
景觀豪宅社區 78.4萬/坪 82.7萬/坪 89.5萬/坪

從表格可以看出,傳統公寓因為沒有電梯,低樓層反而更搶手,價差只有3%左右;而電梯華廈的低樓層大概比高樓層便宜10%,這個差距就比較明顯了。最特別的是豪宅社區,低樓層雖然比高樓層便宜約12%,但因為有些低樓層有專屬花園或泳池設施,反而創造出不同的市場區隔,不是單純用樓層高低就能判斷價格。

另外要注意的是,低樓層的價格還會受到周邊環境影響。像是靠近馬路的低樓層因為噪音和隱私問題,價格通常會再打9折;但如果是面對中庭或公園的低樓層,價格可能只比中樓層少5%而已。有些建商還會把低樓層規劃成店面使用,這種情況下單價甚至會比住宅高樓層還貴,完全打破「樓層愈低愈便宜」的刻板印象。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