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朋友裝修新屋都在問「甲醛 日文」點講,其實日文係「ホルムアルデヒド」(讀音:horumu aru dehido),仲有個正式學名叫「フォルムアルデヒド」。呢個詞係由德文”Formaldehyd”演變過嚟,日本人習慣用片假名來表示呢類化學物質。如果你去日本買建材或者空氣清淨機,見到包裝上寫住「ホルムアルデヒド放散量」,就係講緊甲醛釋放量啦!
日本對甲醛嘅管制比台灣仲嚴格,特別係建材同傢俬方面。佢哋有個「F☆☆☆☆」(通稱F4星)標準,分四個等級嚟規範甲醛釋放量。我整理咗個簡單對照表,等大家容易理解:
日本等級 | 甲醛釋放量 (mg/L) | 適用範圍 |
---|---|---|
F☆☆☆☆ | ≤0.3 | 幼兒園、醫院等場所 |
F☆☆☆ | ≤0.5 | 一般住宅用建材 |
F☆☆ | ≤1.5 | 限制使用範圍 |
F☆ | ≤5.0 | 逐步淘汰中 |
好多台灣人鍾意去日本買收納櫃或者榻榻米,記得要睇清楚有冇標示「ホルムアルデヒドフリー」(無甲醛)或者「低ホルムアルデヒド」(低甲醛)。日本大品牌通常會標得好清楚,好似無印良品嘅傢俬多數都係F4星等級。另外有個小知識,日本嘅「シックハウス症候群」(病態建築症候群)就係長期接觸甲醛等揮發物引起嘅健康問題。
如果想查更多資料,可以用「ホルムアルデヒド 対策」做關鍵字搜尋,會搵到好多日本主婦分享嘅除甲醛方法。佢哋好流行用「備長炭」或者「珪藻土」呢類天然素材,台灣近年都好多人跟住做。仲有個特別嘅詞叫「空気清浄機 ホルムアルデヒド 除去」,專門指可以過濾甲醛嘅空氣清淨機,Sharp同Panasonic都有出相關產品。
「甲醛日文怎麼説?台灣人最常問的翻譯問題」這個疑問真的超常見!尤其現在越來越多人去日本打工度假或買家具,遇到裝潢材料時總會想確認安全性。其實甲醛的日文是「ホルムアルデヒド」(發音:horumuarudehido),這個單字雖然長,但記住後超實用,不管是看建材標籤或問日本師傅都超方便。
台灣人學日文時最常卡關的翻譯問題,除了甲醛這種專業名詞,日常用語也常常讓人頭痛。像是去藥妝店想買「痘痘貼」,結果日文是「ニキビパッチ」(nikibi patchi),跟中文差超多!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最愛問的日文對照:
中文用語 | 日文說法 | 發音指南 |
---|---|---|
除濕機 | 除湿機(じょしつき) | jo-shitsu-ki |
衛生棉 | ナプキン | napukin |
防曬乳 | 日焼け止め(ひやけどめ) | hiyake-dome |
行動電源 | モバイルバッテリー | mobairu batterii |
講到翻譯,台灣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直接中翻日,像把「請稍等」說成「ちょっと待って」(chotto matte)雖然沒錯,但其實更禮貌的說法是「少々お待ちください」(shoushou omachi kudasai)。這種細節在日本超級重要,畢竟我們台灣人最重視禮貌了,去玩的時候當然要展現台灣人的貼心啊!
另外像是「過敏」這個詞,台灣人常會說「アレルギー」(arerugii),但其實日本年輕人現在更常用「アレる」(areru)這種縮語。這些流行用語在日劇或綜藝節目裡超常出現,多記幾個就能跟日本朋友聊得更開心。不過要小心,有些台灣人習慣的日文其實是「和製英語」,像「コンセント」(consent)其實是指插座,跟英文原意完全沒關係,第一次聽到真的會霧煞煞!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裝潢完新家都在問:「為什麼裝潢後要測甲醛?日本人也怕這個」。其實啊,甲醛問題真的不是開玩笑的,連對居家環境超講究的日本人都特別重視,台灣潮濕悶熱的天氣更容易讓甲醛揮發出來,真的不能不注意。
先說說甲醛從哪裡來,大部分都是裝潢用的板材、油漆、黏著劑這些東西釋放出來的。你可能覺得新家沒味道就安全了,但其實甲醛是無色無味的,濃度高的時候才會刺鼻,低濃度反而更危險,因為不知不覺就吸進去了。日本在這方面就特別龜毛,他們有個「シックハウス症候群」(病態建築症候群)的說法,就是長期住在甲醛超標的房子裡會頭痛、過敏,嚴重的還會影響免疫力。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甲醛來源給大家參考:
材料類型 | 甲醛含量 | 揮發時間 |
---|---|---|
夾板、密度板 | 高 | 3-15年 |
油漆塗料 | 中 | 6個月-2年 |
系統家具 | 中高 | 1-5年 |
窗簾、地毯 | 低 | 幾個月 |
說到檢測方法,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選擇,從幾百塊的試劑到上萬的專業檢測都有。我自己是建議剛裝潢完至少要做一次簡單檢測,特別是家裡有小孩或老人的更要注意。日本很多家庭都會買那種長效型的檢測器,像溫度計一樣掛在牆上隨時監控,這種做法我們也可以學起來。
其實台灣這幾年也慢慢重視這個問題了,有些建材會標示「低甲醛」或「F1等級」,但老實說光看標示還不夠,實際裝潢完還是要測過才安心。我朋友之前就是買了號稱環保的建材,結果檢測出來還是超標,後來才發現是師傅施工用的黏著劑出問題,所以真的不能大意啊。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搬新家都在煩惱甲醛問題,剛好想到「日本人是怎麼處理甲醛問題的?實用方法分享」這個主題。日本人對居家環境要求很高,他們處理甲醛的方法真的很值得我們參考,而且很多方法簡單又實用,不用花大錢也能讓家裡空氣變更好。
首先日本人最愛用的就是活性炭,他們會把炭包放在櫃子、抽屜這些容易積聚甲醛的地方。特別推薦備長炭,這種炭的吸附效果超好,而且可以用太陽曬過後重複使用。我朋友去日本玩都會特別帶幾包回來,現在台灣有些日系雜貨店也買得到。
再來就是通風,日本人超重視空氣流通。他們會用「對角線開窗法」,就是同時打開家裡對角線的兩扇窗,讓空氣形成對流。建議每天早上開窗2小時,效果比整天開一點點窗縫好很多。如果是新裝潢的房子,他們會用工業用電風扇加強空氣循環。
日本除甲醛方法 | 使用頻率 | 效果 |
---|---|---|
活性炭包放置 | 長期使用 | ★★★★ |
對角線開窗法 | 每天2小時 | ★★★☆ |
工業電扇輔助 | 裝潢後1個月 | ★★★★ |
除甲醛植物 | 長期擺放 | ★★☆☆ |
日本人也很喜歡用植物來輔助除甲醛,雖然效果比較慢,但擺著也好看。最常見的是虎尾蘭、黃金葛這些好養的植物,他們會放在新買的傢俱旁邊。要注意的是植物除甲醛效果有限,不能完全依賴啦。
最後分享一個小秘訣,日本人會用白醋加水(1:1比例)來擦拭新傢俱表面,這樣可以溶解部分甲醛。記得擦完要再用清水擦一次,不然會有醋味殘留。這個方法特別適合處理新買的系統櫃或木製傢俱,簡單又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