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廚房尺寸怎麼抓?專家教你規劃 | 小廚房放大術!尺寸規劃秘訣 | 廚房動線設計必知的尺寸標準

廚房尺寸規劃指南:打造順手又好用的料理空間

在裝修或規劃新家時,廚房尺寸絕對是需要優先考慮的重點之一。台灣的住宅空間通常不大,如何在有限面積內規劃出動線流暢、收納充足的廚房,可是有許多小撇步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尺寸建議,讓你的廚房既美觀又符合日常使用習慣。

首先談談廚房的走道寬度,這直接影響到使用時的舒適度。如果是單排式廚房,建議走道至少保留90公分;L型或U型廚房則要留出120公分以上的迴旋空間,這樣兩個人同時在廚房才不會互相碰撞。廚具的高度也很重要,一般來說,流理台面高度約在85公分左右最符合人體工學,但如果你身高超過170公分,可以考慮做到88-90公分,長時間洗碗切菜才不會腰酸背痛。

廚房類型 建議最小面積 走道寬度 檯面高度
單排式 1.8坪 90cm 85-90cm
L型 2.5坪 120cm 85-90cm
U型 3坪 120cm 85-90cm
中島型 4坪以上 150cm 85-90cm

廚具的深度通常落在60公分,這個尺寸剛好能放進標準的嵌入式家電。記得預留電器櫃空間,像是微波爐、烤箱最好規劃在視線高度,使用時才不用彎腰或墊腳。抽油煙機的安裝高度也要注意,一般建議爐面到油煙機底部距離65-75公分,太近會影響火力,太遠則吸油煙效果打折。另外,冰箱周圍要預留5-10公分散熱空間,門片打開時也要確認不會卡到其他櫃體或牆壁。

說到收納,吊櫃的深度建議做30-35公分,才不會在操作時撞到頭。常用的調味料架最好設置在爐具旁15公分範圍內,炒菜時伸手就能拿到。水槽建議選單槽式,尺寸至少要有60×45公分,洗鍋子才方便。如果空間允許,可以在水槽旁規劃40公分以上的瀝水區,這樣洗完的碗盤就有地方暫時放置。別忘了預留足夠的插座位置,建議每60公分設置一組,才不會到處拉延長線。

廚房尺寸


廚房尺寸怎麼量?新手必學的基礎測量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搬新家都在問:「廚房到底要怎麼量尺寸啊?」其實量廚房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自己來也能量得準準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測量方法,讓你在規劃廚房時不會手忙腳亂。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工具啦!一支好的捲尺絕對不能少,建議選5公尺以上的才夠用。另外記得帶筆和紙記錄數據,手機拍照輔助也很方便。量測時要特別注意牆面是否有不平整的地方,像磁磚接縫或凹凸處都要避開,這樣量出來的數字才會準確。

測量項目 注意事項 小技巧
牆面長度 從角落開始量,避開插座位置 分段測量後加總更準確
天花板高度 不同位置可能高度不一 至少量三個點取平均值
門窗尺寸 包含框體厚度 記得記錄開啟方向
管線位置 標記瓦斯管、排水管確切位置 拍照存檔最保險

量廚房最怕的就是漏掉重要細節,像是抽油煙機的排煙管位置、冰箱預留空間這些都很關鍵。建議可以先畫個簡單的平面圖,把量到的尺寸標上去,這樣後續跟設計師溝通或自己買廚具時都會方便很多。

另外要提醒大家,量尺寸時千萬別穿拖鞋或高跟鞋,最好是穿平底鞋比較安全。還有啊,如果是老房子要特別注意牆角是不是直角,很多舊公寓的牆面其實都有點歪斜,這時候就要多花點心思反覆確認了。

為什麼台灣小宅廚房都設計這麼小?

每次看新建案或租屋廣告,總忍不住想問:「為什麼台灣小宅廚房都設計這麼小?」其實這跟台灣的居住習慣和房市現狀有很大關係。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破百萬,建商為了壓低總價吸引首購族,只好把坪數越切越小,廚房這種「非必要」空間自然首當其衝被犧牲。再加上外食文化盛行,年輕人開伙比例低,建商更覺得縮小廚房很合理。


不過說真的,就算不常下廚,遇到疫情或颱風天不能出門時,連想煮個泡麵都轉不開身真的很崩潰。我朋友住的新成屋號稱15坪,但廚房檯面居然只夠放一台微波爐,流理臺小到連瀝水架都擺不下,每次洗碗都要上演「空間大戰」。

台灣小宅廚房常見設計 實際使用困擾
一字型流理臺長度<120cm 切菜時砧板會卡到電鍋
無預留冰箱位置 冰箱門打開會擋住走道
抽油煙機功率不足 煎個蛋整間房子都是油煙味
檯面深度僅45cm 放個快煮鍋就沒空間備料

現在很多建商會把廚房做成開放式,美其名是「增加空間感」,但根本是變相縮減廚房面積。更誇張的是有些標榜2+1房的小宅,直接把廚房縮成一個「料理角落」,連基本的收納櫃都沒有。這種設計對真的想煮飯的人來說超級不友善,只能說在房價壓力下,台灣人的居住品質正在被迫妥協。

說到收納,小廚房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東西沒地方放。鍋碗瓢盆要嘛堆在流理臺上,要嘛得另外買收納架佔用走道空間。我阿姨家更妙,建商居然把熱水器裝在廚房裡,每次洗澡前都要先穿越「廚具迷宮」,這種設計真的該被淘汰了。

廚房尺寸

最近好多朋友裝修都在問:「開放式廚房要留多大空間才夠用?」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根據我幫親戚朋友規劃的經驗,至少要預留2坪(約6.6平方公尺)起跳才不會卡卡的。特別是台灣人愛爆炒的習慣,爐台周邊至少要留60公分緩衝區,不然煮飯時手肘一直撞到牆壁真的會很阿雜。

基本空間配置建議:

功能區域 最小寬度 舒適寬度 備註
爐台區 70cm 90cm 含左右各15cm防燙空間
備料區 60cm 80cm 建議與水槽相鄰
走道寬度 90cm 120cm 兩人同時使用不碰撞
中島吧台 60cm 80cm 含椅子後退空間
電器櫃深度 45cm 60cm 需預留散熱空間

如果家裡常開伙的話,強烈建議把冰箱位置也考慮進去。像我表姊家就是沒算好,結果冰箱門只能開90度,每次拿東西都要側身擠進去,超不方便的。另外很多人會忽略抽油煙機的吸力範圍,通常爐台到抽油煙機底部距離抓65-75公分最剛好,太遠吸不到油煙,太近又會撞到頭。

現在新建案常見的開放式廚房設計,通常會搭配中島形成ㄇ字型或L型動線。記得中島和廚具之間要留至少100公分通道,不然同時有人在煮飯、有人要經過的時候,就會像我們家上次聚餐那樣,變成真人版俄羅斯方塊一直卡住。還有個小細節是插座要預留夠多,現在氣炸鍋、麵包機這些小家電這麼多,臨時要拉延長線真的很麻煩。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