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裝潢都在問石材乾式施工的事情,這種工法真的越來越流行了!不像傳統濕式施工要等水泥乾,乾式施工直接用金屬骨架跟機械固定,速度快又不容易弄髒現場,特別適合趕工期的案子。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種施工法的眉角,讓你在跟設計師討論時更清楚狀況。
乾式施工最常見就是用在不鏽鋼掛件系統,師傅會先在牆面裝好金屬骨架,然後把石材一片片掛上去。這樣做有個超大的好處,就是萬一哪塊石材壞了,可以直接拆下來換,不用像濕式施工那樣要整面打掉重做。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工法對基底的平整度要求很高,牆面要是歪歪的,裝上去的石材就會很明顯不平整。
這邊整理個簡單的比較表給大家參考:
項目 | 乾式施工 | 濕式施工 |
---|---|---|
施工時間 | 較快(不用等水泥乾) | 較慢(需等待養護期) |
維修便利性 | 可單片更換 | 需整面打除重做 |
適用場所 | 室內外牆面、電梯間 | 地面、需承重部位 |
成本 | 初期較高(金屬骨架費用) | 初期較低 |
說到細節部分,乾式施工最怕遇到的就是接縫處理。因為石材不是用黏的,所以縫隙要特別注意防水跟填縫。有些師傅會偷懶只用普通矽利康,但這樣久了容易發霉變色。建議要用專用的石材填縫劑,雖然貴一點,但耐久度差很多。另外轉角處的收邊也很重要,現在很多設計師喜歡做45度對角拼接,看起來很高級,但這種工法對師傅的技術要求很高,萬一切不好縫隙會很明顯。
還有一點很多人會忽略,就是石材背面的處理。乾式施工因為不像濕式有水泥接著,所以石材背面一定要做防鹼處理,特別是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不然久了很容易從背面開始變色。有些進口石材出廠時就已經做好處理了,但如果是國產的,記得要請師傅特別注意這個環節。
石材乾式施工是什麼?3分鐘搞懂基本概念。簡單來說,這是一種不用水泥砂漿黏貼,而是透過金屬配件固定石材的工法。最近在台灣裝潢界越來越紅,尤其適合想要快速施工又怕弄髒環境的屋主。跟傳統濕式施工比起來,乾式施工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現場乾淨很多,不會搞得整間房子都是水泥粉塵,師傅也不用在那邊攪拌半天,省時又省力。
這種工法通常會用在牆面或地板,像是電視牆、玄關地坪都很常見。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先在基層架上金屬骨架,然後用專用的扣件把石材一片片固定上去。這樣做的好處是萬一哪天想換風格,或是某片石材不小心裂了,可以直接拆下來更換,不用像傳統工法那樣要整個打掉重做。而且因為中間有空氣層,還能達到隔熱、防潮的效果,對台灣這種潮濕氣候特別友善。
比較項目 | 乾式施工 | 傳統濕式施工 |
---|---|---|
施工時間 | 較快(約省30%) | 較慢 |
環境整潔度 | 幾乎無粉塵 | 水泥粉塵多 |
後續維修 | 可單片更換 | 需整面打除 |
適用場所 | 室內外皆可 | 較適合室外 |
實際在台灣做乾式施工時,師傅會特別注意地震因素,畢竟我們位於地震帶,所有金屬骨架和扣件都要經過防鏽處理,固定強度也要計算過。常見的石材厚度大概在2-3公分左右,太薄的話強度不夠,太厚又會增加結構負擔。另外有些屋主會擔心空心牆的敲擊聲,其實現在技術很進步,中間可以加隔音棉來解決這個問題。
價格方面雖然單看材料費比傳統工法高,但因為施工速度快、後續維護成本低,長期算下來反而可能更划算。特別是商業空間像是餐廳、店面這種需要經常變動裝潢的場合,用乾式施工真的方便很多。不過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石材都適合這樣做,像是某些特殊紋路的大理石因為比較脆,可能還是要用傳統工法比較保險。
最近要裝潢的朋友一定常聽到「為什麼現在裝潢都推薦乾式施工?5大優勢解析」這個話題吧!傳統的濕式施工雖然穩固,但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乾式施工不是沒有原因的。簡單來說,乾式施工就是用預製板材、輕鋼架等材料來組裝,不像傳統要等水泥乾燥,整個過程快速又乾淨,特別適合現代人追求效率的生活節奏。
首先最明顯的好處就是施工時間大幅縮短。傳統濕式施工光是等水泥乾就要好幾天,乾式施工當天組裝當天就能繼續其他工程,整個工期可以縮短30%-50%。再來是粉塵問題,傳統工法打牆、拌水泥時家裡根本像戰場,乾式施工幾乎不會產生粉塵,對已經入住要局部裝修的家庭特別友善。價格方面雖然單看材料費可能稍高,但省下的人工和時間成本加總起來反而更划算。
比較項目 | 乾式施工 | 傳統濕式施工 |
---|---|---|
施工時間 | 3-5天 | 7-14天 |
粉塵量 | 極少 | 非常多 |
材料成本 | 較高 | 較低 |
總體花費 | 較划算 | 可能較高 |
後續修改彈性 | 容易調整 | 困難 |
環保也是乾式施工的一大亮點,因為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不像傳統工法會產生大量建築廢棄物。而且現在台灣很多建材行都有提供符合綠建材標章的板材,對重視居家健康的人來說更安心。最後是後續維護的便利性,萬一管線要檢修或是想變更格局,乾式施工的牆面可以輕易拆卸重組,不用像傳統水泥牆得大費周章打掉重做。
說到施工品質,很多人會擔心乾式施工的隔音效果,其實現在技術很進步,像中間加隔音棉或是使用特殊複合板材,效果完全不輸傳統磚牆。防水部分也有專用的防潮板材可以選擇,用在浴室或廚房都沒問題。這些年台灣的師傅對乾式施工的工法越來越熟練,做出來的成品既美觀又實用,難怪會成為裝潢市場的主流選擇。
乾式施工適合用在哪些地方?居家裝潢必看指南
最近好多朋友在裝潢新家時都在問「乾式施工」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家,其實這種工法真的超方便!不像傳統濕式施工要等水泥乾,乾式施工直接用預製板材組裝,速度快又少粉塵,特別適合現代人想快速入住的需求。不過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應用場景,讓你在規劃裝潢時更有概念。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天花板工程啦!傳統木作天花板要釘骨架、批土上漆,搞超久又會弄得到處都是粉塵。改用乾式施工的輕鋼架搭配矽酸鈣板,兩三天就能搞定,而且板材本身就有防火防潮特性,台灣這種潮濕天氣特別適合。另外像是隔間牆也很推薦,用輕鋼架搭配石膏板或水泥板,不僅施工快速,還能預留管線空間,以後要維修或改線路都方便很多。
適用區域 | 推薦材料 | 優點 |
---|---|---|
天花板 | 矽酸鈣板+輕鋼架 | 施工快、防火防潮 |
隔間牆 | 石膏板/水泥板+輕鋼架 | 管線易調整、隔音效果好 |
地板底層 | 防潮夾板 | 防潮、平整度佳 |
系統櫃背板 | 波音軟片+密集板 | 輕量化、好清潔 |
再來很多人會忽略地板底層其實也可以用乾式工法,特別是老屋翻新時,直接在舊地磚上鋪防潮夾板當底層,再貼超耐磨木地板或SPC石塑地板,省掉打除的費用和時間。不過要注意的是,浴室和廚房這類經常有水的地方就不太建議全用乾式施工,雖然有些防水板材號稱可以應付,但長期下來還是濕式磁磚比較保險啦!
最後想提醒大家,雖然乾式施工方便,但板材的品質和師傅的收邊技術都很重要。像接縫處如果沒處理好,時間久了可能會裂開或變形。建議找有經驗的工班,並且在簽約前確認用的板材是否符合台灣的防潮標準,才不會住沒幾年就開始出問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