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鴿焰

伊鴿焰

風水玄學

畢羊縱走新手必看攻略 | 上河路線這樣走最順 | 畢羊縱走裝備清單分享

畢羊縱走 上河是台灣中部一條經典的登山路線,連接畢祿山和羊頭山,沿途風景壯麗,是許多山友心中的夢幻行程。這條路線不僅考驗體力,更考驗登山者的耐力與技巧,特別是上河段的地形變化多端,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安全完成。

說到畢羊縱走 上河的裝備準備,以下是一些必備物品清單,大家記得要帶齊全喔:

裝備類別 必備物品 備註
衣物 排汗衣、保暖層、防風外套 山區溫差大,洋蔥式穿法最保險
登山鞋 高筒防水登山鞋 碎石坡路段容易扭傷
糧食飲水 行動糧、至少2公升水 建議帶電解質補充品
安全裝備 頭燈、登山杖、簡易急救包 頭燈要檢查電池是否充足

走畢羊縱走 上河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連續的陡上陡下,特別是從畢祿山到羊頭山這段,常常需要手腳並用攀爬。沿途會經過幾個著名的地標,像是鋸齒連峰和懸崖峭壁,這些地方雖然危險,但只要小心通過,就能看到絕美的風景。記得有位山友分享過,他在清晨通過鋸齒連峰時,剛好遇到雲海翻騰的景象,那種震撼感讓他終身難忘。

這條路線的水源點不多,建議在登山口就要把水裝滿。有些山友會選擇在畢祿山登山口附近紮營,這樣可以減輕第一天的負重。不過要注意的是,營地的位置有限,假日時常會爆滿,最好提早抵達才能搶到好位置。另外,山區天氣變化快,即使是夏天也要準備保暖衣物,曾經就有人在七月遇到突然的低溫,差點失溫,所以千萬不能大意。

畢羊縱走 上河


畢羊縱走新手必看!上河段完整路線解析

各位山友們早安啊!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畢羊縱走上河段的完整路線解析,這條路線雖然不算太難,但對於第一次挑戰的新手來說,還是有些細節要特別注意。最近天氣炎熱,建議大家清晨5點前就要起登,避開中午的烈日,記得帶夠2000cc以上的水,山上的補給點可不多啊!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上河段從畢祿山登山口開始,前3公里是緩坡產業道路,算是熱身路段。接下來就要進入真正的挑戰啦!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重點路段資訊:

路段 距離(km) 爬升高度(m) 所需時間 注意事項
產業道路 3.0 200 1hr 可騎機車至盡頭
林道陡坡 1.5 400 1.5hr 碎石多需小心滑倒
箭竹林 2.0 300 2hr 建議穿長袖防刮傷
稜線路段 1.8 150 1hr 視野開闊但風大

走到箭竹林那段真的要特別注意,雖然現在路徑已經比往年清楚很多,但還是建議下載離線地圖比較保險。記得帶登山杖,有些地方土石鬆軟,有支撐會輕鬆很多。途中會經過幾個展望點,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中央山脈的壯麗景色,別忘了停下來拍張照留念!

補給方面,建議在產業道路盡頭的那個小平台就要把水裝滿,接下來到羊頭山三角點前都沒有水源。午餐可以安排在稜線上的避風處,記得帶些高熱量零食,像是巧克力或能量棒都很適合。最近山區午後容易有霧,建議最晚下午2點就要開始下山,避免能見度變差增加危險。

想要規劃畢羊縱走最佳季節?避開雨季的上河攻略,首先要了解這條路線的天候特性。畢羊縱走橫跨中央山脈北段,海拔落差大,天氣變化快,特別是夏季午後雷陣雨頻繁,容易讓溪水暴漲增加危險性。根據山友們的經驗,最適合的季節落在10月到隔年4月之間,這段時間不僅雨量少,氣溫也相對舒適。

季節 優點 注意事項
10-12月 秋高氣爽,能見度高 早晚溫差大,需備保暖衣物
1-2月 山區乾燥,溪水較淺 部分路段可能結霜,需防滑
3-4月 春光明媚,杜鵑花開 偶有春雨,要帶輕便雨具

實際走訪時,建議避開5-9月的梅雨和颱風季,這段時間不僅路徑濕滑,部分溪谷路段甚至會因為瞬間大雨而無法通行。去年就有山友在6月遇到溪水暴漲,被迫在河邊紮營等待救援的案例。另外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乾季也要隨時關注氣象預報,山區的天氣說變就變,最好隨身攜帶簡易雨衣和備用衣物。


裝備準備方面,除了基本的登山鞋、背包外,建議多帶一雙溯溪鞋。畢羊縱走會多次橫越溪流,有些石頭長滿青苔超級滑,穿對鞋子真的差很多。食物補給也要計算好,這條路線中途沒有山屋或商店,乾糧和行動水都要帶足。記得上次帶隊時遇到新手只帶了兩瓶礦泉水,走到後半段差點脫水,最後是靠著分裝大家的備用水才撐到下山。

畢羊縱走 上河

最近好多山友在問「上河段怎麼走?畢羊縱走最詳細地圖分享」,這條路線真的超熱門!畢羊縱走是台灣百岳中CP值超高的路線,沿途風景美到不行,但路線規劃確實需要多注意。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走經驗,還有超實用的地圖資訊,讓大家都能安心享受這段登山旅程。

畢羊縱走主要分為三個段落,從畢祿山登山口出發,經過鋸山連峰,最後抵達羊頭山。其中最讓人困惑的就是上河段的路線,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重要資訊:

路段 所需時間 難度 注意事項
畢祿山登山口 2-3小時 ★★☆ 陡上800公尺,建議早點出發
鋸山連峰 4-5小時 ★★★☆ 需拉繩攀岩,天氣差要特別小心
羊頭山路段 3-4小時 ★★☆ 下山碎石坡較滑,建議帶登山杖

實際走過幾次後,發現上河段最關鍵的是要抓準時間點。建議早上6點前就要從畢祿山登山口出發,這樣才能在中午前通過鋸山連峰最危險的岩壁路段。天氣好的時候視野超棒,可以同時看到合歡群峰和奇萊北壁,但記得要帶足2000cc以上的水,這段路幾乎沒有水源補給點。

地圖部分推薦使用「魯地圖」搭配離線地圖APP,標記得非常詳細。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鋸山往羊頭山的岔路,那邊容易走錯方向。建議可以事先在手機存好航點,或是跟著登山隊的布條走。另外記得下載最新的GPX軌跡檔,因為去年颱風過後有些路段有稍微改變。

裝備準備上除了基本的登山鞋、頭燈,強烈建議要帶手套!鋸山連峰那段真的需要一直拉繩子,沒戴手套手會超痛。食物方面可以帶些能量果凍和餅乾,但不要帶太多,畢竟這段路不算太長,輕量化還是比較重要。記得垃圾要自己帶下山,這麼美的山徑需要大家一起維護啊!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